优农上海办事处_优质农产品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

最新资讯:

协会简介

协会文件

协会上海办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办事处领导与工作人员

办事处职责

专项工作

协会动态

会员之家

政策法规

认定工作

品牌建设

行业活动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上海办事处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310弄24号
邮箱: zgynxh@sina.cn
电话: 021-55215077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重塑“镇经业态” 江苏苏南五市城乡统筹共富模式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 : 2024-06-14 00:00:00     作者 :     来源 :

中国以镇(街道)为最小行政区域,城乡结合部“镇(街道)的“镇经业态”,是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剪刀差,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指数。

四十年前,苏南经济发轫于江苏乡镇企业,其后经过不断发展,经济成绩斐然。在苏南经济发展过程中,除少数经济发达镇实施镇与国家省开发区“镇区合一”体制外,绝大部分苏南镇都保留了镇工业产业集中区来发展经济。

镇工业产业集中区起初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土地财政,集中区没有明确产业定位。但40年经济高速发展,域内工业土地指标使用几乎达到极限,持续发展上面临瓶颈。

近年来,苏南各市面临城乡统筹、共同致富、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新使命。如何保持苏南经济持续发展和活力?如何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让村民持续享受到共富成果?

笔者近期在对江苏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市16镇(街道)调研中发现,大量民企、民资正在进入苏南镇村(包括由部分镇改街道),参与政府镇村城乡统筹和镇域经济业态改造。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苏南镇域经济正在通过转型升级镇级工业产业集中区产业业态、完善集体经济发展业态,促进金融资本投资业态、创新传统农文旅产业业态等方式,探索形成具有高质量共富裕特点的苏南镇经新业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目标。苏南镇域新经济业态有望再度成为苏南经济新腾飞、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的新爆发点。

(一)承上启下:镇工业产业集中区新业态苏南城乡统筹共同富裕压舱石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实行村工业项目全部纳入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政策。集中区现有企业 2612 家,基本全为民营企业。企业类型包括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智能车间(工厂)示范标杆企业等;已形成汽车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及成套设备4大优势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了设计图纸入园,终端成品出园的全智能制造产业链,集中区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镇江丹阳市丹北镇形成了“只要有发动机和电池,就可组装整车出镇”的全汽车装配产业链。常州溧阳市别桥镇建立了无人机工业园,形成新产业业态,2023年无人机产业总销售额5500万元。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镇工业产业集中区拥有企业6700多家,其中制造业约占1/3,区内加速培育优质科技载体和科技创新型产业,经济业态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集中区重点发力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苏州太仓市沙溪镇工业集中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后,2014年至2023年,全镇规上化纤、纺织行业产值占比分别从37.6%和16.35下降至11.7%和6.2%;生物医药占比从0%升至7.5%;高端装备制造占比从14.8%升至32.%。 苏州昆山市巴桥镇镇工业集中区拥有工业企业2000余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为三大主导产业,并布局半导体、新能源、数字经济三大未来产业赛道。江扬中市各镇工业集中区中均潜在“专精特新”“独角兽”类型的企业。

在苏南,镇工业产业集中区对全镇村工业经济实行统筹,确保土地使用高效、环境评估等经济发展要素统一且有章可循;镇工业业态以此为转型升级契机,吸引专精特新企业和现代产业入区,加大区内企业孵化力度,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形成资本型企业集聚,这种发展模式已不鲜见。

胡埭镇集中了19家智造上市企业及生产基地,这些企业总市值已突破300亿元;黄埭镇上市企业7家,数量占苏州市相城区全区近一半;丹北镇上市公司4家中有单项冠军企业1家;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拥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盛虹、恒力集团,吴江区七都镇4家上市企业中亨通集团的全球光纤网络市场占有超15%,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是国家创新型企业。

势头强劲的苏南镇域新工业经济,带来镇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延续了当年乡镇企业村民“离土不离乡”就业模式,稳定的务工收入,成为当地镇村群众最重要经济来源。

胡埭镇2023年通过引导劳动力至集中区企业务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0人,支持自主创业326人,创业带动就业817人,2023年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万元/人。黄埭镇2023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72.92元,约占苏州相城区全区三分之一。沙溪镇三个集中区职工人员达到约2.2万人,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607元;七都镇截止到2024年5月初,镇集中工业区带动就业人数(社保参保)20115人,灵活就业近7000人;丹北镇依托镇工业集中区每年可新增城镇就业超2000人,带动了村民增收,居民收入增长;别桥镇工业集中区吸纳当地镇村民人数约为2000人,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巴城镇目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达73750元。

调研中发现,此轮由政府引领搭台、民营经济推动的苏南镇域新工业经济与40年前苏南乡镇企业经济区别在于:企业性质由集体转为民营、投资主体由国有转为民资、产业由低端转向高端、生产形态由散落式转为集中区全链式、市场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市场;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生产全链化、企业性质民营化及产业投资资本化成为此轮苏南镇域工业新经济的特点。重塑镇工业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新经济业态、释放经济新发展动能、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苏南镇域新经济发展的共识

(二)再度崛起:镇村新集体经济苏南城乡统筹共同富裕保底盘

当年苏南乡镇企业大量转制为民营企业后,原强势的苏南集体经济虽也随之减弱但并未消失。调研中发现,苏南镇村集体经济正再度崛起,成为城乡统筹共同致富重要的镇域新经济业态,是村民未来生活保障及稳定收入来源的保底盘。

此轮苏南集体经济已摆脱创办乡镇企业业态,更多以已盘活集体资产,资产资产及资源性出租来发展。

常州溧阳市天目湖镇全镇12个农民占有股份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通过租赁集体资产、成立旅游发展公司、组织劳务输出等渠道壮大集体经济,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74.1万元;别桥镇塘马村2024年村合作社吸引社会第三方进行专业化运营,通过合作社占股、第三方兜底方式,形成了市场体系下村集体经济相对稳定的收益业态;胡埭镇村集体通过建设用地指标、自然资源使用权等方式入股联合发展平台,抱团开发;丹北镇村采取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与奖励村干部挂钩。 围绕镇工业集中区和农文旅产业以股份制为纽带的集体性资本投资抱团发展业态,成为这轮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

沙溪镇20个村共同出资组建的村级抱团发展平台后,以物业产业、物业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外投资等作为公司主业务,实现集体经济体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集团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村经济有效增值;今年7月竣工投入服务型人才公寓集<宿区共计1134套,使用后,收益约2000万元。苏州昆山市淀山湖镇6个行政村集资建设的钱晟佳苑、千灯镇24个行政村投资建设的卫泾公寓集体宿舍区,分别可住宿人员1600和5000人,集体经济取得稳定的收益。

镇集体经济业态的转变,使村民更多享受到共同富裕带来的“稳定收入”。

沙溪镇2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自2016年实行按股分配,累计分配5363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社则实行保底分红和二次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方式,2023年全镇二次分配493万元。巴城镇2023年镇村两级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3.1亿元,累计超15000户入股三大合作社,分红总额超2000万元。黄埭镇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2344万元,共发放村民股金1237万元。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村民重要的稳定收入来源。

集体经济的再度崛起,使村庄环境、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村民的基本生活福利也得到了大幅度保障,城乡一体化速度加快。

巴城镇在完成宜居乡村建设全覆盖,基本实现镇村生活设施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围绕城乡共同富裕的最终保障点,采取“从事农业时间或土地价值换社保”方式,由村集体去社保部门统一为村民购买社保。通过村集体与村民的共同参与,使村民缴纳社保达到15年最低退休金领取年限,为村民未来生活提供基本保障。胡埭镇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改善村容村貌等公益事业外,建成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1433名特定老年人提供居家援助服务,同时,为村民支付体检费、幼托费、“福村宝”医疗补助、发放尊老金等费用,其中惠及2.5万余村民,参保率达到74.89%。别桥镇塘马村花费2万余元,为全村占人数30%左右1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天目湖镇桂林村村民在享受到花园式的生活环境同时,家中的电费垃圾清理费等等均由村集体承担。

如果说40年前苏南乡镇集体经济让农民摆脱了单纯农业收入,第一次拿到了务工工资收入,实现了收入结构上质的飞跃,此轮苏南镇村集体经济的再度崛起,其展示了不仅仅是财富的分配,更重要的是从基本生活保障和资金分配上,深层次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政府以人为本,社会公平下的共同富裕理念,增强了基层群众对社会环境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高附加值:本土农文旅产链融合 苏南城乡统筹共同富裕活财源

调查中发现,目前苏南农文旅融合经济正突破季节性局限,形成全天候、全季节、跨区域、跨产业的全链式新经济,村民在农文旅产业中的角色,不仅是农产品生产者,也是文化传承者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者,通过深度参与农文旅产业,村民获得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农业大镇则大力推进农业和养殖业的综合开发利用,从单一对农产品提质增效提升至对农田工业和数字经济综合性开发,提升村民农产品附加值。由科技农业、高品质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相互交织的苏南新农业产链态正成为村民居家致富的活财源。 七都镇全镇实行农文旅融合战略,依托开炫弓村历史底蕴,不断创新文旅新业态。镇创建“百姓讲解团”,江村人讲江村故事,对“离土不离乡”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富民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

天目湖镇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品牌经济,通过“天目湖白茶”品牌打造全国生态茶创意体验区、全国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此探索智慧型体验式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网红村,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富裕。农业大镇沙溪镇香塘村2022年引进“国际品牌”打造露营村,直接参与项目的村民人年可获工资3至10万,村民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及乡村风物,推动“四季可玩”业态产生,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5.2万元。黄埭镇冯梦龙村全村旅游从业人员650人,其中本村村民380人,人年均从旅游业中获得收入2.6万元。别桥镇四季新鲜水果采摘,全年销售收入达60余万元,带动周边1.3万余名村民致富增收。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完全跳出传统的‘卖桃赚钱’发展模式,村打造文化创意集中区和吸引民资利用乡村旧宅,发展桃餐饮,形成乡村旅游度假区。形成‘以桃兴业’‘一季桃’带动‘四季忙’新农业经济发展业态,近两年,桃源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镇江扬中市乡村旅游文旅产业成为村民增收最快部分,目前大约占农民收入的1/4。农文旅产业成为苏南村民重要增收来源。

苏南农文旅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传统农业、养殖业自身也在创新与发展。通过强化农产业全链式,探索现代农业高回报共同富之路。推进新农产业业态的形成。

南京市高淳区下属的涉农街道,通过对引入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推动传统农业产业业态创新,取得良好共富成效。东坝街道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对500亩水稻田精准施用秸秆高温碳化后形成的生物质炭肥料后,2023年经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研究确定,碳减排量130.67吨。该碳减排量被当地红宝丽集团以每吨75元成功拍下,作为未来项目建设储备碳排放指标,“碳票变现钞票”。同时,该块稻米实现增产10%,口感更好,销量明显增加,2023年合作社销售额增长100万元,每位社员增收1700多元。一块农田,村民获得了两种收益。

作为拥有全国最大螃蟹交易市场的高淳区,政府搭建“蟹联网”数字化平台,探索高淳固城湖螃蟹“网上蟹塘”认购新经济模式。固城湖螃蟹养殖户将蟹塘养殖相关数字信息上网公布,经销商网上购买数字信息后,可获得可查看螃蟹从产地到餐桌全流程数据数字溯源卡,进行优质优价销售。高淳螃蟹养殖户尝到“螃蟹卖钱,数据卖钱”数字经济甜头。七都镇构建农业物联网、发展精准种植和水产养殖、推广农产品数字营销,2023年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2.2亿元。

无锡市锡山厚桥街道谢埭荡村联合高校等社会力量进行研发形成以芡实产业园,澳洲龙虾、刀鱼等特色水产资源的高效益水农业产业链,促农产品产销双提升。胡埭镇数字农业产业链年产优质稻谷超50万斤,350亩集中连片蔬菜基地构建了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巴城镇持续推动农业品牌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一只蟹”“一粒米”“一串葡萄”已成为巴城镇特色富民支柱产业链。主导产业大闸蟹,强化全产业链建设,经营户约3700户,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近40亿元,创净收益超6亿元,大闸蟹成为实实在在的百姓致富产业。

总结:

通过调研不难得出,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共同富裕欲望有着良性互动的镇域新经济业态正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形成和完善,镇域经济新业态为苏南地区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苏南镇域新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苏南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一、苏南镇域经济已基本形成“工业集中、集体统筹、农旅成链”的“工集农分进三元经济业态”。这三种经济业态在镇域经济中同时并存,相互交织补充,构成苏南村镇民稳定的“三元收益”新收入体系,即一是工业园区务工收入、二是集体经济中资产股权收益和福利收入、三是镇村本土农文旅特色资源经营收益。多元化收入,有力地推进了苏南镇村城乡统筹、共同富裕进程,大大降低村民抵御单元收入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而“从农时间或土地换社保”保障体系,更使村民养老无忧,间接地减轻了镇村社会治理成本。

二、苏南镇域经济的投资主力为民营资本,其呈现市场化程度高,自主知识产权多、创新能力强特点。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就是经历着市场竞争的洗礼,竞争环境迫使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速度都要远远高于40年前的乡镇集体经济,上下游产链集聚形成速度较快,部分产业水准已达到全国或世界领先水平、部分企业“产能出海”稳步推进;同时,此轮苏南镇域经济聚集了大量包括海归在内的高水平专业型创业人才,其中很多人自身就是行业中翘楚或领军人物,灵活的企业机制和出色人才的叠加效应,使得镇域经济形成爆发式新质生产力成为预期。

三、建议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共同富裕评价体系,完善镇域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国家级数据统计收集。建议国家层面建立围绕镇村民稳定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架构的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镇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统筹产业结构,最大程度建立与镇村居民收入结构多元化、稳定性强相匹配的镇经业态,通过对本地居村民本地就业率、村民稳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指标收集,准确评估村民幸福指数,强化对镇村城乡统筹和共同富裕路径的指导。

(作者:黄湘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城乡统筹与共同富裕专委会特邀研究员)

查看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