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农上海办事处_优质农产品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

最新资讯:

协会简介

协会文件

协会上海办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办事处领导与工作人员

办事处职责

专项工作

协会动态

会员之家

政策法规

认定工作

品牌建设

行业活动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上海办事处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310弄24号
邮箱: zgynxh@sina.cn
电话: 021-55215077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看阜阳如何经营农业

发布日期 : 2013-11-12 00:00:00     作者 :     来源 : 农民日报

800万农民、860万亩耕地、720万亩小麦、380万亩玉米、170万亩大豆、500万头猪、300多万只羊……这组令人惊叹的数字来自于地处安徽北部的城市——阜阳。这个多年来以盛产“农民工”而闻名的农业大市以占全国0.5%的耕地,产出全国1%的粮食。如今,这座城市正在探索和实践一个命题:如何把农业这个本业做强做大?

2013年,新一届阜阳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经营农业”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抢抓“三农”工作的主线。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然而由于理念的灌输与转变,这块土地的变化正在悄然显现……

种粮大户有了“试验田”

葛浩新是阜阳市颍州区颍西办事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他,从1998年开始租赁承包土地,后成为该市首个年粮食产量超万吨的种粮大户。如今,他流转承包的土地面积已达1.2万亩。

今年9月中旬,正值秋收时节。葛浩新还像往常一样等待着大豆成熟后,收割入仓。阜阳市委书记于勇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农情,跟在地里忙活的葛浩新攀谈起来。于勇得知,收割成熟的黄豆晒干后每亩地的产量在300斤左右,拿到市场上售价约两元多一斤。如果在青豆时收割则每亩地能收到1000斤左右,带皮的毛豆角直接就能卖到每斤1.5元,而剥皮的毛豆米则能卖到每斤3~5元。这意味着如果提前收割,每亩地最少多赚400元。“这样算来,卖青豆划算多了,你为何要等到成熟后再收割销售呢?”做过商务工作的于勇跟葛浩新唠起“市场经”来。听了书记的建议和鼓动后,葛浩新怦然心动,当即拿出40亩地的大豆田做起“试验”。

“我种了几十年的地,到什么季节干什么活,从来没想过换个思维去试一试。书记一点拨,我豁然开朗了。不等豆子变黄,提前收割青豆。租个冷库储存起来,等到临近春节再上市。这样一算,同样是种豆子,除去仓储费、人工费等,我每亩地要多收600元甚至更多。”葛浩新指着身后放满青豆的仓库感叹道。

在阜阳的土地上,像葛浩新一样正在调整观念、转变思维,从土中刨“金”的农民越来越多。太和县农民张龙以前种植普通品种的西瓜与小麦,几年前引入新品种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栽种出来“富硒西瓜”,包装好以后一个卖到了100元;种植出来的“富硒小麦”发酵做成的成品馒头一个卖到了几元钱。

“不缺农业技术人才,而是缺经营农业的人才。”于勇介绍说,该市虽然是百亿粮仓,但是农业发展的效益不高。为此提出了“经营农业”的理念,就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充分利用农业综合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

对于这四个问号,于勇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种什么要围绕市场、调整结构,怎么种要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卖什么要延伸产业链、推动就地转化,怎么卖则要拓宽渠道、深化合作。”他向记者一一道来。   

“‘三农’工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树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于勇感叹道。

城里人教农民“种地”

王一涯身着白色西服,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随身的手机响个不停。这位时尚的年轻人是阜阳市著名的“花王”。“我以前是开鲜花店的。那时候阜阳的鲜花都是从外省运来的,我就想啥时阜阳的地里也能种出花来。”王一涯告诉记者,正是本着这个念头,激发了他在2011年投资数千万元流转了土地,投资温室大棚种植花卉,并成立了阜阳市春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最新一代的钢架温室大棚内,玫瑰、百合、菊花、蝴蝶兰等含苞待放。王一涯介绍说:“花卉种植技术门槛较高,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但是经济效益非常高,1平方米的百合花的产值相当于种一亩地粮食的收入。”他向记者坦言道:“不过,种花不是我的目标。我还是立志于卖花。现在我们公司建好温室大棚,免费交给农民种花,我们只提供种苗、技术,收获时负责收购。我们是希望通过示范引导让更多的农民学会种花,大批量在本地种植生产以提供充足的货源,争取做最大的花卉批发商。”

在几个种植白菊的温室大棚里,正在进行修枝的农民杨玉军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以前不会种花。通过公司农技专家的指点,慢慢也就学会了。没想到种花这么挣钱,一个大棚的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我们种的花都是国外品种,外形漂亮,卖价高。你看,这样一株白菊就能卖到四五块钱。”杨玉军说,他是本地王府颖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在春江公司里承包了五个温室大棚种白菊。杨玉军说,这两年,周边不少农民看到种花这么来钱,纷纷来这里学技术和本领。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田由依靠劳动力投入向依靠技术投入增长方式转变。”阜阳市农委主任李享亮介绍说,该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53万亩,比去年净增120万亩,增长52%;土地流转率由去年的27%增长到42%,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政府未来还将在农业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以适应规模经营的发展。

阜阳所辖的界首市(县级市)在土地流转中更是先行一步。当地实施了一项“115工程”。要求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带头流转100亩以上,村“两委”委员各流转50亩以上。“通过土地流转提升村干部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加强干群关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界首市市委书记刘玉建称,通过这项工程,使得该市的2/3以上的行政村已顺利地整村推进和部分完成了土地流转。放大效应也愈加凸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到村里包地来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明星”前赴后继

太和县农民范恒进是一位地道的“农业明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老范就开始琢磨农业。他在县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流转承包土地4500亩,建设了一个现代化育苗场,主要繁育小麦良种,又建了一个薄荷产业园,主要生产加工脱毒薄荷和甘薯。老范不仅在当地大面积流转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还将事业做到了外省。“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流转了2万多亩土地,主要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范恒进说,他专门注册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培育经营马铃薯、红薯、薄荷脱毒种苗和小麦、大豆优良品种为主,专攻脱毒育苗市场。

老范把地种到了外省可谓不易。更有不少年轻人从大城市“凤还巢”回到阜阳发展农业。界首市光武镇刘桥村的刘大卫就是其中一个。这个80后小伙子,200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2011年春节返乡期间,刘大卫看到家乡土地资源丰富,可许多乡亲还在使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效益并不高。在得知家乡政府在土地流转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遂产生返乡创业念头。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赞同。在镇、村的支持下,刘大卫很快流转土地1000亩,注册成立了界首市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发展规划中,计划采取“种养结合、农牧一体化”的现代有机农业发展模式,用小麦玉米秸秆作饲料发展养殖业、用牲畜粪便作肥料发展种植业,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近期养殖场也将动工兴建,有家乡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身的专业知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刘大卫告诉记者。

变化无处不在。“以前我们农业部门不太讲究规划。现在这方面的意识大大增强,我们正在计划给全县的种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安徽制种第一县’。”太和县农委主任张晓飞说,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激活,政府职能部门也在调整思维助推和服务农业。

“无论大会小会,无论各种场合,只要遇到涉农的人,我都会传播经营农业的理念。”于勇说,他坚信人们接受理念最重要,理念一旦变化自然成为行动的指南。那么,阜阳人靠农致富的梦想只日可待。



查看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