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农上海办事处_优质农产品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

最新资讯:

协会简介

协会文件

协会上海办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办事处领导与工作人员

办事处职责

专项工作

协会动态

会员之家

政策法规

认定工作

品牌建设

行业活动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上海办事处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310弄24号
邮箱: zgynxh@sina.cn
电话: 021-55215077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上海办

协会上海办

为了让子孙后代端牢优质饭碗

发布日期 : 2014-01-22 00:00:00     作者 :     来源 : 农民日报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江苏要端好自己的饭碗,不仅要保有必要的耕地数量,更要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让子孙后代端牢优质的饭碗!”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近日谈到粮食和耕地,特别强调了“端牢”和“优质”这两个关键词。

2013年,江苏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十连增”,单产再创新高,在全国稻麦两熟地区排名第一。近年来,江苏为端牢优质的饭碗,对于粮之“本”的耕地,在保量的同时,在保护和提升质量方面,作出了不少大文章、好文章。

强化耕地质量保护立法立规立矩

“小时候喝的粥上面有一层粥皮,喝到嘴里香喷喷的,现在熬的粥怎么不香了?这与土壤的有机质相关。”“以前,随便抓起一把土都是黑色的,有蚯蚓活动留下的孔;现在,土壤发白、板结,耕地里基本上看不到蚯蚓了。”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多年前就跟记者说过这些现象和忧虑。2010年,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对耕地质量保护,其中,178位人大代表呼吁要为耕地质量保护立法。

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工业化、城镇化走在全国前列,非农占地用地需求和压力巨大,耕地占补平衡矛盾突出。2006年江苏把全省各地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各级党政年度绩效考核。

为确保7100万亩耕地、6300万亩基本农田、3300万亩水稻的粮食安全防线,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与全省13个省辖市的市政府、国土资源局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全省共签订各级、各类耕地保护责任状900万份。

“保耕地数量,更要保耕地质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介绍说,江苏经济发展快,建设用地需求大、数量多,要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耕地占补平衡,不仅要保持数量的平衡,更要保持耕地质量的平衡,绝不能占好补差。

2004年国家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发布实施后,江苏省政府就出台政策,明确自2005年起,每年将土地出让金省级集中部分的30%用于耕地质量建设,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011年11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并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全省耕地质量监管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了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升能够落到实处。

2013年12月,江苏省农委和国土厅联合印发《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规范》,将《条例》细化落实,规定将耕地质量评定结果作为占补平衡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耕地质量不达标,地方就不能获取新的非农用地指标。

这个《评定规范》颁布的意义还在于,明确和强化了农业部门一系列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职能和职责。让与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关系最为紧密的政府部门,发挥重要监管作用,负起主要监管责任。

“譬如,如何强化责任,将占补平衡落到实处?《条例》中虽然明确了占补耕地要量质平衡,但缺少具体可操作的监管办法。现在有了《评定规范》,我们有据可依,有规可查了!”省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徐茂说。

强化基础建设提高基础地力

人类生存离不开农业和土壤,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与土壤的质量以及依土壤生存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然而,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和逻辑关系,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和忘记。

一些地方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认识不足,特别是耕地占补过程中,占优补劣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甚至占用过去花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田、高标准农田,对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造成很大隐忧。

“耕地的耕作层,需要几百年上千年才能形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耕作层保护至关重要。”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介绍说,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是近年来江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力推之举。

按照规划要求,江苏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2012年全省高标准农田比重已由2008年的35%提高到45%;“十一五”以来,江苏改造中低产田1200多万亩,建设高标准粮田162万亩,耕地地力进一步提高。

“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示范推广培肥改土技术措施,促进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徐茂介绍说,2005年以来,江苏在全省80个县(市、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5亿亩次。

省耕保站提供的数据表明,江苏各地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商品有机肥生产,有效消纳了农业有机废弃物。从2006年起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省级财政每吨补贴150元,累计推广200多万吨,实施面积1000多万亩。

为推动秸秆还田,2013年江苏省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秸秆还田补助标准,从每亩10元提高到20元,同时,对秸秆还田类机械实行全面补贴,有效提高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实行绿肥种植以奖代补,是江苏提升耕地地力的有效举措。从2007年起,在苏南地区实行绿肥种植以奖代补,每亩种植绿肥补助60元,累计实施规模100多万亩,提高了项目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蓄水保肥能力。

苏南丹阳市农技人员这样向农户宣传种绿肥的好处:种植一亩绿肥,可提供相当于64公斤高浓度复混肥的含氮量、12公斤复混肥的含磷量、49公斤复混肥的含钾量。道理说得白,政府有奖励,农民种肥积极性提高。去年全市绿肥种植面积2.5万亩。

农业大县海安,利用畜、禽、蚕养殖大县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年亩耕地优质有机肥用量稳定在1.5吨左右,秸秆还田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2008年以来,连续实现全县稻麦两熟“吨粮”丰产。

强化数据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让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测土配方施肥是关键,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农业部有关专家说,全球农业生产领域土壤测试化验、配方施肥,公认中国的技术覆盖面最广、技术先进,而这项技术的“心脏”就在江苏扬州!

2002年以来,扬州市土壤肥料站先后成功研发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全程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苏南太仓市土壤肥料站,面对一台能够完整反映耕地质量信息的触摸屏,当地农民想要了解某镇某村某块耕地的土壤、肥力等相关数据,只要根据系统提示“点击”,便可了解个一清二楚。

“有了这个耕地质量信息系统,某块耕地目前的地力评价如何,最适宜种植什么农作物,具体应该施用多少肥料,其中基肥、追肥如何分配,都可以全面了解,农民科学种田就变得触手可及了。”太仓市土肥站站长郭宗祥说。

2002年以来,为做好耕地地力调查数据规范化管理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江苏农业部门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研制成功“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关注。

2005年10月,农业部发文,明确该软件为全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规范化软件。2007年以来,共为全国32个省(市、区)、2498个项目县和63个地区级土肥站免费发放系统软件及相关技术资料2691套,培训技术人员3296名。

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江苏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根据农业部要求,该系统软件于2012年5月正式发布应用。全国6281个用户浏览并下载,22个省(市、区)800个项目县128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10期全国集中培训。

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的规范采集、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2009年3月,江苏启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研制工作,成为全国县级、省级、国家级各个层面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分析的必要工具软件。

“这极大地加快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统计、土壤养分分级、理化性状分布图制作等成果信息工作步伐。”农业部有关专家说。目前,全国有2068个项目县应用该系统,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不仅如此,近年来,江苏还着力打造省级耕地质量数据管理中心信息发布平台,为测土配方施肥等提供专业化和综合性信息服务。

2009年5月,江苏建成国内首家省级耕地质量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对全省耕地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应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平台。

目前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移动数据发布系统和手机短信查询平台建设,开始为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平台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差异,研发了多种信息发布方式,主要包括互联网发布、掌上电脑(PDA)查询、触摸屏查询、智能配肥机查询等模式,促进了施肥方案入户、配方肥下田,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其中,2013年5月正式开通的测土配方施肥手机短信平台,以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中心为基础,手机用户只需发送一条田块编码或含有田块位置的短信至“12316”,即可收到该田块的土壤养分、耕地等级和施肥方案等短信回复。

“田块好不好,手机能报晓;土壤肥不肥,摸屏就知道;配方施好肥,电脑给报告。种田多新奇,庄稼好种了!”江苏农民编出顺口溜这样说道。



查看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