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农上海办事处_优质农产品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_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上海办事处

最新资讯:

协会简介

协会文件

协会上海办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办事处领导与工作人员

办事处职责

专项工作

协会动态

会员之家

政策法规

认定工作

品牌建设

行业活动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上海办事处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310弄24号
邮箱: zgynxh@sina.cn
电话: 021-55215077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上海办

协会上海办

合肥 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 : 2014-03-05 00:00:00     作者 :     来源 :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把深化十一大改革作为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转观念,谋求“三农”工作新定位;培主体,推动现代农业新发展;建美村,提升城乡统筹新水平;创机制,增添农村发展新活力,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呈现出许多历史性、转折性和标志性显著变化:创造了一批模式,在全国首创了万亩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等“合肥模式”;积累了一批经验,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在全国首创了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机制,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家庭农场”发展机制、“产园村”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机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双任双促”发展机制;壮大了一批产业,全市形成了设施草莓、苗木花卉、园林水果、畜禽养殖等十大年产值达10亿元、总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产值超千亿元市;探索了一条路径,探索了省会城市“以城融乡、多点带动、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走出了一条新路,在全省成功走出一条“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聚、农业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群、农民向新社区集中”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路。5年来,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在本市召开了全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全国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现场会,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

    一是突出行动先导,创新“三农”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紧抓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牢固树立“姓农不唯农”的发展理念,将“三农”工作置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加以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着力破除“就农言农、言农即种、唯农抓农”的思维定势,着力破除“三农”工作领域中一些发展路子不宽,路径固化;发展机制不活,路径老化;发展动力不足,路径弱化的问题。确立了“跳出合肥看农业,跳出农委抓‘三农’”的工作要求和“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明确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并先后实施农业产业结构八大战略调整、农业产业化“双千亿”、农民收入倍增十项富民行动、扶贫开发“区域帮扶”、美好乡村“六大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创新发展之举,逐步破除了城乡发展形态、工农产业业态、市民与农民生活环境之间的“二元分割”体制,“三农”工作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巩固,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日趋健全。

    二是强化职能转变,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关系,实施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市农业机械管理站等12个事业单位整合为1个,成立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综合履行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农业机械推广与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农业执法、农产品检测、农村经济指导与服务等职能,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第一家综合性、全面性的农业站所,构建了精简、效能、统一的农业经济技术行政监管体制。四个城区先后和实施了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管理体制,整合农、林、水等部门职能,组建成立农林水务局,综合履行“三农”发展职能。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技推广等服务机构改革任务,基层公益性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健全。

    三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围绕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导向,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深入实施“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功能”五个转型和“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创新“多元主体”活力释放机制和“统融联合”合作机制,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持的分层立体式经营组织体系。全市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发展到4508家,“六有型”家庭农场1年内从“零”迅猛发展到770家,户均经营规模、注册资本分别达300亩左右、75万元。涌现出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信贷、保险和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全市合作社发展到2783家,入社农户达43.5万人,占总农户数35.4%。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形成了一大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和“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龙头企业集群,各类农业企业发展突破30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648家,加工产值破百亿元的县(市)5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企业3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突破3000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8.2%;植保统防统治面积234.8万亩。设施农业突破40万亩;市级以上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40个,面积突破200万亩。全市农业产业化吸纳从业人员25万人,带动市内外农户突破3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

    四是突出资源集约,创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坚持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作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四大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优化发展生态产业、保护修复生态涵养、节约减排生态保护、资源集约生态循环为主线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弃物利用最大化,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同步提升。调结构,构建规模高效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环巢湖生态农业带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优化种植业区域生态、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域等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积极推广间作套种、农牧结合、粮经轮作、林下种养等生态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为净化农业生态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拓功能,构建多层与立体并举的农业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以优化农业自身生产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通过加强湿地生态系统、适水植物生态、林业生态等三大修复建设,充分释放农业的生态功能。目前环湖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8万亩,据测算,环湖水生植物生态带年吸收氮、磷折算达2900多吨;以环巢湖边岸生态林、岭区和山区特经林业及乡村植树造林提速,2011年以来全市农村新增植树造林面积70多万亩,促进了涵养水源和环境的改善。重减控,构建农业生产减排防控体系。坚持源头控制,突出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节约型技术使用,着力减量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污染物排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01万亩次,占总播种面积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组织化统防统治和新型农业投入品推广使用,有效从源头防控污染物产生量。抓循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能源化,完善沼气“建设、管理、使用、服务”四大体系,全市户用沼气保有量突破9万户。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区域化,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环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秸秆利用综合化,促进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材料、基料”,全市综合利用率达到86%,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减轻了秸秆污染压力,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五是加强规范有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等“1+N”政策配套体系,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工商企业流转土地准入管理和服务制度;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和流转纠纷调处体系以及网络服务平台,严把资质“准入关”、用途“政策关”、价格“指导关”、合同“签订关”、资料“建档关”、纠纷“调处关”、风险“防控关”、管理“监督关”,依托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依托城镇化发展促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等载体,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流转经营模式,同步推进农村“社保、医保、失地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等五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目前全市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土地流转面积达250万亩,流转率达50%以上;农业规模经营面积突破300万亩。

    六是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民财产权益。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村(居)集体产权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公开交易,构建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组织交易、合同鉴证等“一站式”管理服务,长丰县设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试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商标权等抵押融资,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全市完成林权确权登记,累计抵押林地面积51020亩,发放贷款39398万元;近年来村级集体资产交易448项,交易额6407万元;建设工程招投标1232项,成交额1.84亿元,平均节约建设资金20%-30%。促进了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村级“三资”管理阳光透明。

    七是坚持多“策”支农,创新“三农”投入机制。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基础上,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顶层设计,多策并行、链式覆盖,项目载体、规范奖补”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政策“聚变”效应凸显。健全“财政政策”,引导“聚力提升”。连续5年制定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政策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四大政策”共享平台,政策奖补项目涵盖全产业链200余项,5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农业产业化各类奖补资金15亿元,带动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超过1000亿元。创新金融政策,破解融资瓶颈,畅通金融资本“注入”渠道。全市建立涉农融资性担保公司4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92家,村镇银行4家,开展资金互助的农民合作社近100家。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推进农户信用联保、公司+农户、保险+贷款等多种担保融资方式,2013年全市各类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拓展农业金融资本市场,制定出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等优惠政策,丰乐、荃银、洽洽、徽隆成功上市。积极推进战略投资合作,全市共有4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近20亿元。搭建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农业产业化城市商业合作社,建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基金,5年来先后为180家农业企业解决贷款47亿元,对140家农业企业进行了贴息补助。5年来先后开展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近20次,为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等融资近100亿元。完善“保险政策”,提高“防范能力”。推进政策性保险“扩面”,合肥市成为全省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试点市;庐江县在部分家庭农场、合作社开展水稻险种保额“提标”试点,对502个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实现了单独投保、单独理赔,直保面积达17.2万亩。用好“土地政策”,促进“集中集聚”。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农田水利等五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策,加快规模集中连片土地整治。5年来,“五大项目”共整理规模连片耕地突破100万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八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打造“合肥模式”。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和“群众自愿、科学选点、规范操作、整村建设、全面发展、整体提升”的方针,以土地整理为抓手,整合资金,打好政策组合拳,“三位一体”、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提供宅基地和新建住房、统一推进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复垦、统一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统一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确保建设规范有序。严格规范操作。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农民群众全程参与。创新投入机制。出台了《合肥市支持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意见》和《合肥市支持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方案》等一整套支持政策和管理办法,探索出一条财政资金和支农项目集中、集约、集聚、高效投入的新模式。突出产业支撑。目前已引进40多个国家、省级和省内外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总投资突破40亿元。6年以来,该市先后实施了33个万亩土地及宅基地复垦整理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简称“整村推进”),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开发,总规模达40万亩,惠泽近10万农民,新建40个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村居环境优美、可与城市社区相媲美的农村新社区,打造了新农村建设的“合肥模式”。

    九是注重“内外兼修”,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机制。着力创新机制,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要求,围绕“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居优美村庄、树文明新风、享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构建领导定点联系和部门结对、区域协作、军民共建、村企合作“四大帮扶机制”,合力推进“都市美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建设。首批136个中心村建设和930个自然村整治全面推进,惠及20.77万农村居民。坚持“五美共建”。围绕布局优美重“塑形”,全面启动推进了“土地集中整治、特色产业支撑、旧村整治改造、城(镇、园)中村提升、重大项目带动和文化历史保护”等六种形式的美好乡村建设,提升村庄建设水平。围绕环境秀美重“换颜”,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将农村专职保洁员补助列入民生工程,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达1.3万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设了一批山水秀美之村、生态洁净之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产业富美重“固本”,首批中心村落实产业发展项目84个,覆盖率达60%,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围绕生活甜美重“提质”,大力实施农村“33+X”民生工程建设,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并轨,提高农民民生品质。围绕社会和美重“凝神”,探索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机制,引导农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十是突出精准扶贫,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理念,寓扶贫开发于统筹城乡之中,将其作为补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突出“扶县、扶村、扶户”“三线并进”,实施“区域协作、百村整推、光伏下乡、零转移就业”“四策并举”,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思路上,由“三农”内部小扶贫转为区域统筹发展大扶贫;目标上,由解决和巩固温饱为主转为提升贫困地区民生改善为主;内容上,由突出资源和产业开发式扶贫转为综合保障式扶贫;范围上,由主抓贫困村转为县乡村统筹推进;投入上,由分散资金投入转为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方式上,由重专项扶贫转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扶贫。“找准”扶贫开发总牵引,推进“区域帮扶”工程,构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城区、开发区与相对贫困的县(市)协作帮扶工作,推动从单一资金“输血”增加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资金、项目、设施、产业、人才同步发力“造血”强本转变。目前5区协作帮扶支持贫困地区项目18个,投入资金840余万元。“选准”扶贫建设主战场,推进“百村整推”工程,构建贫困村民生改善新机制。将扶贫开发项目纳入市级民生工程建设,落实专项建设资金600万元,统筹推进100个市级重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瞄准”特困脱贫着力点,推进“扶贫到户”工程,构建贫困户脱贫新机制。围绕切实解决农村“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农户脱贫问题,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光伏扶贫下乡”工程,用于支持农村贫困户试点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改善贫困家庭生活质量,实施“零转移就业扶助”工程,进行专项就业援助。目前全市1165户全面实现“动态消零”。

    十一是坚持“调管用”有机结合,创新秸秆禁烧工作新机制。坚持将秸秆禁烧工作置于城乡统筹的大格局中进行系统谋划、标本兼治,创新突破,在观念上实行大转变,思路上实行大调整,跳出禁烧抓禁烧,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惠民、利民、富民工程来抓,有效破解长期困扰的秸秆禁烧难题,实现了重点禁烧区域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在工作思路上突出“三个转变”:一是变严管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惠农利民促增收;二是变以堵为主向疏堵结合转变,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向主动破解难题转变。在工作推进上实现“三措并举”:一是调结构,坚持源头治理。充分利用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的奖补政策,实施“退油进菜”、“旱作农业开发”、“水生蔬菜扩张”、“油退苗进”、“压粮扩经”、“退低进高”等结构调整战略,压缩传统粮油种植,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四个城区全部退出传统粮油种植,形成了“秸秆禁烧促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保秸秆禁烧”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抓管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创建以乡(镇)为单位、村(居)为基础、村民组为单元的三级网格化属地管理新体系,创建了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三是拓展利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抓秸秆综合还田作肥料、粉碎作基料、青贮作饲料、压块作燃料、加工作材料等综合利用,形成了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新机制。在全国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点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大气保护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赢联动的新路子。

    坚持源头治理,抓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调结构。发挥近城优势,充分利用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的奖补政策,实施“退油进菜”、“旱作农业开发”、“水生蔬菜扩张”、“油退苗进”、“压粮扩经”、“退低进高”等结构调整战略,压缩传统粮油种植,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形成了“秸秆禁烧促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保秸秆禁烧”的良性互动机制。今年全市重点禁烧区共减少油菜种植面积5万亩,新增瓜果菜和苗木基地面积10多万亩,四个城区全部退出传统粮油种植。二是促流转。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农户分散经营向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转变,重点禁烧区土地流转面积达60万亩,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和产出效益。

    坚持多措并举,抓秸秆综合利用等。本版稿件由安徽省合肥市农委提供



查看更多 >>

TOP